热门搜索:软件下载

如何安静的听书(怎么听)

首页教程如何安静的听书更新时间:2023-01-30 17:17:37

近期,越来越多的人在因为听书而感到困扰,他们抱怨听书无用,当初听书平台承诺一年能听个200本书,但是买完会员听了依旧没什么收获,钱就白花了。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呢?是不是听书平台都是骗钱的?

但是我觉得,其实听书相比众多线上课程来讲,算是比较划算的一种,因为书籍的多样性就决定了,它可以根据不同人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并切实提升我们的思考方式和工作能力,只是很多人焦急的去听书,却没有使用科学的方式,导致明明下了苦工,到最后自己都不认可,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这篇文章我就想根据自身一年多的听书经历,具体讲一讲“听书平台的选择”、“如何确定听书的本质与目的性”与“听书的方式”,帮大家解决“感觉听书没用”的困扰。

01 听书平台的选择丨确定在最不“知识焦虑”的时刻选择自己所爱

如何安静的听书,怎么听(1)

作为一个从小读书的人来说,我最初听说有听书平台的时候,也是很不屑一顾的,因为我觉得,很多时候,一本好书看一遍都不一定能了解其中的精髓,那么短时间听一下又能了解什么?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很久都没有去听任何的书,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打开了“樊登读书会”,我还记得我听的第一本书是《正念的奇迹》,那个时间段处于我自己的第一个低潮期,我是下班坐在公交上听的这本书,还听哭了。

我承认,当时这本书真的有治愈到我,那时候的《正念的奇迹》和现今这个版本还不一样,那是樊登称“在没有任何准备下,完全陷入正念中完成的一次演讲”,对我来说,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讲到了“人为什么会生气”的问题,他说,很多时候人生气是因为自己的高傲,他们觉得这是自己不应该得到的待遇,这个时候,人就更容易产生愤怒的情绪。

听完那本书,我发现了一件事,人不应该将自己的想法桎梏起来,拒绝去接受新事物,因为你只有真正尝试了,才知道这件事对于你来说是不是有益的。

但是很有趣的事情在后面。

去听“得到”的时候,反而是我听书的一个高峰期,因为“樊登读书会”的特性,去听过的都知道,和“得到”不太一样。“樊登读书会”大多数的书,都是由樊登自己来讲的,所以里面的书相对少一些,这让爱囤货的我产生了危机感,正巧后来看《奇葩说》说,罗振宇总是想方设法给自家的app打广告,我就想,给“得到”一个机会吧,毕竟“得到”能听的书真的是超多。

可惜,当时尝试的效果并不太好,我当时感觉,“得到”听书感觉不太好,虽然它的知识性很强,每本书都有自己的逻辑性突出重点,但是趣味性和治愈性太少了,可能我坚持听的话,会收获不小,但是我会死在起跑线,因为我不想坚持。当然后来我发现了解决办法,在“得到”找到了适合我的课程来听,这就是后话了。

但是讲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是想展示:即使是听书,也不能盲目购买,每一个平台会有它不同的属性,而人的喜好是不一样的,想买书,也要像买化妆品一样,先自己试试效果,才知道哪个平台适合自己,因为听书平台虽然主打的目标是为了让每个人花更少的时间读更多的书,但是想收获知识的人,不会强迫自己一味的去接受,而是想办法让自己有方向,有乐趣的接受。

02 听书心态的调试丨根据自己的经历和喜好,选择合适的书籍来听

如何安静的听书,怎么听(2)

有些人买了听书平台的会员,会觉得要想“物超所值”,就要有计划的把每本书都听完,这样收获才是最大的。但是我觉得,这样的方式真的不适合大多数的人。我开始听书的时候,会选择心灵类和家庭类的书籍来听,听完第一轮,开始扩展领域的时候,我喜欢按照热度来挑选,于是我看上了那本《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不得不说,催眠效果真的很好,我尝试了2次,也就睡着了2次,按照“事不过三”的原则,我自然放弃了这本书。是这本书本身的问题吗?当然不是,这本书的播放量高达2371万次,只是这本书真的不是我的“菜”,人的大脑也是会有选择性的接收的。

这种有选择性的接受就意味着,当你固执的想找寻不感兴趣的知识进行攻克的时候,那个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的,所以,当我们选择听书的时候,可以优先找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抓好自己能抓住的那部分知识。

就像在时间管理经典著作《吃掉那只青蛙》中,作者把完成工作学习任务,比喻成吃青蛙,并指出:“你无法吃掉池塘里的所有蝌蚪和青蛙,但是在当下,你能吃掉最大、最丑陋的那只就够了。”

如何安静的听书,怎么听(3)

那么为什么人会更容易接受和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有一种假说就是:当人的大脑接触一系列无用刺激的时候,大脑选择过滤掉这些信息不进行深度的加工。而当感兴趣的信息忽然发生的时候,过滤器会立刻捕捉到,然后提醒大脑对其进行认知和记忆。

但是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每个人脑海中的知识树架构不同,我们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储备想象成两个货架,一个货架是知识储备比较高的,所以架子里的格子基本都被占用了,只有几个没有被占用,当新知识到来的时候,我们就很顺当的给新知识找到了合适的位置。而另一个货架是知识储备比较低的,可能只有一个格子被占用了,这时候,填满货架是一件太艰难的工作了,更多的人不知道从何填起,也就放弃这个货架了。

而听书其实就像是一个填满知识货架的过程,根据《蜥蜴脑法则》中提到的,我们的大脑也是会有倾向性的,对于大脑来说,它永远更喜欢即刻得到奖赏。面对这两个货架时,填满那个已经快满的货架,无疑是快速完成任务(获得奖赏)的方式。

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要听书的话,一定要先确定好自己的目的性。

  • 如果你希望自己听书是为了多一些日后的谈资。那么听书就不用太讲求效果,那些名著故事比较多的听书平台就很适合你,这样可以快速了解各种 不同的书籍内容,谈到什么都有的聊。
  • 如果你希望听书是帮助你扩展世界观、解决问题。那么听书就要放松心态,多去尝试,多去思考,看什么书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真正能有关联的,这些书能解决自己的哪方面问题,带着问题去听书,效果会更好。
  • 如果你希望听书是帮助你真正短时间迅速的扩充知识。那心态要摆正,吃苦是肯定少不了的,按照樊登读书会的模式,你必须找安静,专属于听书的时间去听书,听完书自己尝试画框架图,画完框架图可以看看和平台提供的思维导图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得出自己的缺陷在哪里,解决完自己的缺陷,隔几天,再把读后的测试题做了,看自己哪里还没有掌握,还有什么问题。只要一个人肯用考试的姿态去听书,听书的利用率与效果一定非常显著。

所以,如果你没有确定自己的目的性,也可以参照上面的三点,进行反向推测,看自己能做到哪一点,这样,基本就可以确定自己听书的效果怎么样了。

03 听书的具体方式丨以培养习惯为主,串联知识框架为辅,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如何安静的听书,怎么听(4)

① 关于听书的计划

如何安静的听书,怎么听(5)

一般会购买听书平台会员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知识焦虑型,觉得自己本身读书读的太少,想改变这个现状,给自己多增加一些市场竞争力;另一种是平时就有读书的喜好,想通过听书,更快的掌握到更广的知识面。

对于知识焦虑型的听书人,我的建议是,听书计划以培养爱好为主,对于听书的时间安排。可以就定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并且根据自己的能力,按月份给自己定一个努努力,可以轻松达到的计划。

而听书的内容,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让自己先在生活中接受听书这件事,逐步去听更多的书籍,听书其实是一个培养爱好的好方式,因为它的形式和选择会更加的多样化。但这里只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就是不要在开始就太追求结果,而是要尽量的去坚持,慢慢的,大脑里自然会多了很多书籍的内容。

而对于有读书喜好的听书人,我的建议是,在读书计划上,以提升读书习惯为主,比如开始,你在听书的时候只是听,但是后面,你可以尝试在听书的时候,把能给你触动的点记录下来,或者是在听书的时候,增加一个自我思考的环节,这样听书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② 关于所听的书籍串联起来

如何安静的听书,怎么听(6)

关于听书,很多人会有一个困扰,就是听着听着就容易走神了,如果再遇上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恨不得就睡着了。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就是要想办法把所听的书籍串联起来。

要想把书籍串联起来,可以先从发现自我来做起,找一找,自己最近的生活中,哪些事情是最困扰自己的呢?

如果是在职场上,因为工作氛围和环境,而产生焦虑的人,就可以去听一听《不妥协的谈判》、《事实》、《一平方米的静心》,《关键冲突》这类书籍,让你更好的在职场上,增强自己的掌控力,调整好心情,更好的工作。

如果是觉得自己在工作能力上有欠缺,却很迷茫,不知道方向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听一听《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刻意练习》、《掌控习惯》、《能力陷阱》等书,调整自己的习惯与思考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果是在家庭中,在教养孩子上总是有困扰的人,可以去听一听《陪孩子终身成长》、《被忽视的孩子》、《父母的语言》、《热锅上的家庭》等书,调整平时和孩子的相处模式,学会和孩子平等的沟通,帮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如果觉得自己每天浑浑噩噩、没有良好的作息、睡眠不好、精神状态不好的人,可以去听一听《高效休息法》、《学会吃饭》《终极健康》、《斯坦福高效睡眠法》等书,改变自己的吃饭、睡觉习惯,从而调整自己的生活作息,更好的保证自己的健康生活。

找到自己的困扰点之后,围绕自己找寻的这些书,我们可以按照《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中提到的方法,从三点进行串联,第一,关注“关系”而非事物;第二,分析系统结构;第三,独立思考,快速试错,观察系统的结果。

也就是说,当我们进行听书的时候,可以围绕困扰的地方,将问题穿成一条线来思考。

我们以职场上的不妥协的谈判》、《事实》、《一平方米的静心》,《关键冲突》这几本书来举例,看一下他们的共通点,《不妥协的谈判》中涉及了“为什么我们会陷入冲突而不能自拔”,“冲突的解决类型及办法”;《事实》则能教会人如何脱离负面情绪,看到事物真实的一面;《一平方米的静心》以“正念”为核心,提出了职场的困境及解决办法;而《关键冲突》则是以冲突的前、中、后为逻辑线索,阐述如何解决冲突。这四本书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都可以与职场息息相关,而且特别着重于解决面对困难时我们的心态问题,以及如何去沟通、调节的方法,以这个为基底,我们再来听几本书,就会有更完备的一个知识架构,也就找到了这几本书的关联,并建立系统结构,最后,我们可以依据我们面对的困难,将书中的办法,应用在生活中,看能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反馈,而这种实践与调试,就是我们这次听书的最大收获。

如何安静的听书,怎么听(7)

总结一下,如果想要在听书的时候,收获有效的知识储备,那么最好的方式是确定一个或多个自己真正喜欢的听书平台,在听书的时候,可以按照由点及面的方式,从自己感兴趣的类型和真正能解决自己目前困境的类型开始听书,慢慢挖掘和扩展。而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便于大脑更快的吸收知识,关联知识,深度思考。

可能有人会说,那么没听的类型不是依旧存在知识盲点吗?这样科学吗?

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培养一个听书学习的爱好与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坚持一定会有效果;第二,当我们逐步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时,介于知识的交叉性,一定会对其他领域的知识有更多的摄入点,而这,会帮我们去除掉更多的知识盲点。期待你们都在听书的路上,学有所获。

,
软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