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软件下载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

首页教程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更新时间:2023-02-17 16:28:55

1

案例背景:

行业背景

哔哩哔哩是中国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 ,该网站于2009年6月26日创建,被粉丝们亲切地称为“B站”。2018年3月28日,哔哩哔哩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

B站早期是一个ACG内容创作与分享的视频网站 。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围绕用户、创作者和内容,构建了一个源源不断产生优质内容的生态系统 ,B站已经涵盖7000多个兴趣圈层的多元文化社区 ,曾获得QuestMobile研究院评选的“Z世代偏爱APP”和“Z世代偏爱泛娱乐APP”两项榜单第一名。

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B站月均活跃用户达1.72亿,移动端月活用户达1.53亿 ;18至35岁用户占比达78%

b站商业模式

b站定位:中国年轻世代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

slogan:你感兴趣的都在b站

目标用户:18-35岁的年轻群体。

b站用户画像

地域属性:用户主要集中在东部较发达地区。

人群属性:年龄集中分布在18-35岁;男性用户高于女性用户。

兴趣属性:B站用户对各个兴趣的分布比较分散,虽然游戏排在前列,但与排名最后的旅游出行相差不过15%。但可以得出,游戏,影视音乐,书籍阅读等,是B站用户的主要兴趣所在。

b站的商业模式

第一是游戏业务。这是B站目前的主营收入来源(占比近一半),游戏通常会有一定上瘾性,属于高频需求(一般玩的人会天天玩),因此游戏类用户通常忠诚度较高,B站投资开发与联营的游戏与其社区游戏类用户的特点有很高的粘度

第二是目前B站正在发力的广告、直播及电商业务。大飞轮中其他兴趣类UP主和用户不断增长,海量用户构建的生态圈为小飞轮中的广告、直播及电商业务提供了巨大增长空间,B站的2020年三季报显示这三大业务正在快速增长,收入占比已经从不到10%增长到目前的将近50%。

案例路径:

b站推荐内容构成部分。分别由up主↔️内容消费者↔️平台共同构成。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1)

up主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带有属性标签,标题、分区、分类、tag等);

用户通过消费这些优质的内容,产生消费行为,提供点击率,完成度,点赞,评论,分享,投币,收藏等一系列行为,激励up主的同时,将这些标签反馈给平台。

平台记录用户与内容的标签关系,形成用户标签与平台标签池,基于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将相应的内容推荐给用户。

1、用户是如何提供标签的: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2)

通过平台提供的频道和分区能更直观的反映出用户的兴趣标签。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3)

用户的负反馈行为可以帮助平台记录用户不爱看的内容,同样包括内容的类型,以及tag的颗粒度。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4)

通过自己注册时候的基本画像属性同样能够对用户进行标签分层。包括性别,年龄,头像,昵称,签名,挂件,会员等级等等都能帮助平台对用户进行分桶。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5)

通过用户关注的up主属性,反应用户对某一类up的喜爱程度。可以记录用户喜爱作者的画像标签。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6)

用户的搜索行为,成为了用户短期视频兴趣画像的根本,由于用户的兴趣受到环境和接触事物的种种影响,这就导致短期的兴趣更符合部分内容的推荐。实时的兴趣画像是不可取少的部分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7)

功能和服务的标签属性,离线缓存,历史记录,我的收藏,稍后再看。都能很好的反映用户对内容的真实需求。这里面都为平台留下了极其真实的用户画像。

2、up主是如何提供标签的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8)

up主在新建视频时候,必须对自己的视频选择一个分区,这一点帮助平台识别该内容分类,也帮用户找到相应的垂直内容。

通过编辑标题也能更好的为机器学习语言提供好的birt策略依据,颗粒度更小的tag帮助平台找到更精准的用户。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9)

关注作者,点赞,投币,作者昵称等等都为up主提供了更多的标签属性,提高用户的点击率。

哔哩哔哩稍后再看有什么用,哔哩哔哩视频推荐产品分析(10)

1

案例亮点及可复用的点

b站通过建立up主对内容的tag属性与用户的消费属性,建立了一种显性及隐性共存的推荐逻辑。

这一点能够帮助用户找到喜欢的内容,通过独特的玩法,一键三连等隐形消费属性,无形间促进了平台对用户消费的理解,帮助用户识别标签,帮助作者修正标签。通过标签之间的颗粒度,提高算法推荐的准确性。

从各个角度挖掘与记录内容池与用户的联系,解决用户想看的内容与平台推荐的内容间的联系。换句话说:帮助用户找到想看的内容,帮助up主找到想看这类内容人。

通过up主与用户标签之间的联系,建立物品与物品,人与物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升用户的播放时长,提高用户的粘性。

2

待优化的点&解决方案

a、b站的推荐逻辑,依靠的是各个标签体系的联动,帮助用户找到想看的内容,这样就会造成长尾内容难以得到分发,用户的长尾兴趣难以挖掘到的难题。用户通常只会看该类内容或者哪几类内容。

解决方案:

通过热门,排行榜等提供一些长尾内容进行实验,保证内容质量,保证用户的质量(会员等级,挂件等)来对用户长尾兴趣进行挖掘。

b、哔哩哔哩的分发模式会造成流量过于集中的问题,甚至集中在头部up主的问题

解决方案:

去中心化的分发逻辑

打造up主流量明星,促进更多的用户转化为up,提供更多的优质内容。

提高时间属性,在一刷种强插部分新更新但数据较好的内容,而不仅仅在分区或频道中呈现,或者对新更新的内容进行加权。

3

延伸思考

个人认为“破圈”还是挺无奈的,毕竟互联网产品之间竞争激烈,不管是生态再好的平台的,都免不了要上屠场厮*,不进则退是必然。所以ACG的权重之间弱化,最初的用户觉得初心不再就流失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管内容领域再怎么延伸,再怎么触角逼近爱腾优,B站必须坚守一个原则:守住热络文明的社区生态。这需要很多坚持,比如“小黑屋”,“风纪委”,“答题成为会员”等,这些在B站初期为良好的社区氛围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功能,不能因为新用户的涌进就降低标准,变味了。

b站在对外扩张增速的同时,更应对用户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加强弹幕机制,过滤垃圾弹幕。b站真正有价值的并不是某位创作者或者某些流量明星,真正有价值的是这些优质的用户,是这些用户构建起了这么优质的标签体系。

作者:Karen,某头部电商公司营销运营,曾就职校园市场用户运营,单渠道实现6w学生精准拉新、从0到1搭建积分体系,老拉新裂变、会员权益体系、渠道有涉猎过。9月份初入电商领域,为重点项目营销运营,在新道路上不断探索学习。

,
软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