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软件下载

电脑优酷儿童模式(打造“信息温室”可别浅尝辄止)

首页教程电脑优酷儿童模式更新时间:2023-03-16 11:07:11

2018-02-12 19:1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张拓

电脑优酷儿童模式,打造“信息温室”可别浅尝辄止(1)

日前,优酷App上线“儿童模式”,提供分龄过滤、黑名单、情商培养、安全教育等功能。用户通过“我的-个人服务-儿童管理”即可打开“显示小小优酷”,进入“儿童模式”。

对大多数儿童家长而言,“儿童模式”的概念并不陌生。以电视为典型代表的传统媒体已有这方面的尝试,如加入“限定时间”、“护眼模式”和“固定频道”等功能,其核心便是尽可能降低儿童接触不良媒介信息的可能性。但站在大数据的风口,优酷将“算法推荐内容”这一核心技术应用于“儿童模式”的实践,剔除不适合儿童观赏内容的同时又提供给充分的自主选择机会,规避了一部分“信息茧房”的担忧。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玩偶实验成功演示了儿童学会攻击行为的过程,认为儿童社会行为的习得主要是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完成的。而互联网时代,各类媒介几近成为陪伴儿童时间最久的“伙伴”,它们所营造的拟态环境对儿童行为无疑产生着巨大影响。

如5岁小孩模仿动画片拿着玩具平底锅见人打人、见物砸物,4岁男孩将奥特曼视为偶像,从8楼家中一跃而下等,都是媒介内容对儿童行为产生负面影响的写照。相关部门曾专门发文强调对动画片内容进行严格审查,这虽然对产业化的动画制作有较强规训作用,但在信息海量的新媒体时代,诸如“儿童邪典片”等毒视频仍得到扩散和传播,挑战了伦理、蚕食着道德,足见监管的死角和疏漏依旧存在。从这个角度而言,优酷上线儿童模式,毫无疑问是技术赋能下的一次补位尝试。

然而,我们必须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市场上的诸多视频网站本质上都是内容分发的平台,用户流量紧密关联着产品赢利。当信息流量和信息安全无法两全时,儿童又将面临怎样的媒介接触风险?且如今内容输出量庞大,人工审核效率远不能追及,全盘仰仗商业组织提供适配儿童群体的媒体食谱并不可取。从传播学角度而言,国家更应向制度层面发力,如美国有专门针对6岁以下儿童的“绿色动画”标准,从而在“信源”起始端就保证内容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为儿童群体“定制信源”,既符合互联网时代的“精准”诉求,又能够减少传播环节的监督成本。

从根本上说,儿童“信息温室”的打造更是一项全民工程。作为监护人的家长需要充分履行监督、管理、教育和引导的责任,对症下药优化法律法规、监管机制、节目监制和商业筛选等更势在必行。优酷上线儿童模式为“信息温室”添了一块砖,但社会各单元要挑起来的重担还有很多,“信息温室”可别浅尝辄止。

(作者为浙江大学学生)

,
软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