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软件下载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

首页教程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更新时间:2023-05-14 12:09:28

作者 | 镭军(酷友)

写在前面:多图多文字预警,流量党太长不看党慎入!

本文体验手机型号为 K40 游戏增强版,8 256GB 银翼配色,系统版本 MIUI 稳定版 12.5.3;以及 k30 至尊纪念版,8 128GB 薄荷绿配色,系统版本 MIUI 稳定版 12.0.21,电池效率根据 accubattery 测量为 93%。

本文所有性能数据基于 20 度正负 3 度左右的室内环境,整体续航数据基于本人工作一天的使用情况,仅供参考。不同生产批次、版本、型号、系统、个人使用习惯以及使用环境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有异议,请以您自己体验为准。

另外因为篇幅和存在大量数据对比,文章内容比较过去图文会很水,内容可能不全面,也没有小黄什么事情,且本人为业余时间创作,有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请各位酷友体谅,并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出建议,原创不易,理性评论,但可肆意点赞转发!谢谢大家!

以下正文:

因为个人主力使用的小米 11ultra 实在太沉,加上硕大的镜头模组对打游戏来说非常不友好,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款可以舒舒服服玩游戏的安卓备用机。这时冰冰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立马拍大腿给我整了这么个游戏增强版(下称 k40g),他还猜到了我一直想体验发哥旗舰,就给这玩意用上了天玑 1200,加上肩键属性,简直就是给我量身定做的嘛!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

与此同时,我也收到了一个来自小黄的包裹,上面歪歪扭扭写了这么一行字:来自某安垃圾桶。打开一看,里面安静的躺着一台我去年心心念念的薄荷绿色 k30 至尊纪念版(下称 k30u)。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2)

Chapter1 外观 & 颜值

两台手机初见其实都能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k40g 浑身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细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闪光灯和扬声器开孔,配合肩键给人的第一映像就是新奇和炫酷,后盖纹理和摄像头模组也相得益彰,压根不像是小米设计师能做出来的玩意。而 k30u 则是在外观上继承了 k30pro 系列的 ID,整体没有很大的变化,但在配色上下足了功夫,尤其是淡绿色的边框深得我心。唯一的缺憾就是两台手机的镜头模组还给整体带来了一定的廉价感,尤其各自都有一枚非常小凑数镜头,似乎就是摆明了要告诉消费者不要忘记购买他们只需要两千多块。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3)

正反颜值四拼

拿到手里之后,虽然两者重量大差不差,但手感截然不同,从数据上就不难看出 k40g 更宽更薄,k30u 则相反。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4)

顺便能看到屏幕支架的对比

K40g 也因为更薄,所以背面弧度很小,加上磨砂边框和 ag 后盖,对手掌不大的人来说会有一种很难握住的感觉,不过好在屏幕和封装工艺的特性让正面没有过大的塑料支架,所以整体过渡还算不错,不会有割手的感觉。k30u 则是继承了去年小米系家族式的圆润感,带来的好处就是握持感出色,虽然重了点又容易粘指纹,但光面玻璃和亮面中框让人握着就是很有安全感,更厚的机身也有更大的背面弧度,至少可以让屏幕的大支架不会轻易的被手指摸到。可握持感再好也不能避免使用侧滑返回时极强的割裂感,尤其贴了钢化膜以后,那简直一言难尽,加之横屏游戏时还是较薄的机身更容易操作,所以综合来说无疑是拥有柔性封装工艺的 k40g 更胜一筹。

随后看看亮屏以后的正面颜值吧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5)

整体一览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6)

下巴特写,左为 k40g

一个拥有更小的下巴、更协调的边框比例和 R 角,一个毕竟是真全面屏,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如果能把 k40g 的前置挖孔给干掉那我一定社保。

Chapter2. 性能 & 续航

重点来了,我想很有可能有那么一些人看完这部分就直接去评论区互动起来了。

我们先看跑分,大致提升 10%-15% 左右,和各大测试平台的数据基本类似。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7)

然后老规矩直接开跑原神,60 帧全特效,只调整场景细节为中和路人密度为低,都裸奔且没有额外散热措施,一小时左右数据如图。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8)

k30u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9)

k40g

(这里用了两种表现方式,正好问问大家觉得哪一种更直观?)

我没有测温工具,读 cpu 温度也不好体现散热能力,只能用电池温度作为参考。结果来说其实都是边框有点烫,尤其 k40g 的顶部边框,如果双开原神和明日方舟电池都要飙到快 50 度,基本接近不能碰了,这点 k40 的 870 就完全不会(参考我此前 k40 的图文),所以不难理解很多人都说这手机游戏增强了个寂寞。但不得不说散热是真的强,关掉游戏没一两分钟就彻底凉了,这一点也很好的体现在了有额外散热措施的游戏表现上,详细数据也可以看我之前的动态,加上散热背夹之后原神甚至没法过 40 度。而 k30u 则是短时间内表现不错,甚至要比 k40g 锁 50 帧来得更为流畅,但持久性比较差,大约一个半小时以后就会收到过热通知,而且过程中帧数浮动也比较大,整体不如 k40g 稳定。不过 k30u 的发热不会集中,热量会均匀地覆盖到整个上半部分边框,整机都会比较热,和 k40g 集中在顶部不同,是两种不同的散热方案。落实到实际体验就是两台手机单机都不适合长时间游戏,套了壳的 k40g 得益于更快的散热会稍微好些,而拥有了散热背夹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完全体,而 k30u 受限于性能,除了系统没有锁定帧数和热量不会集中以外体验都不如升级过的 k40g,所以毫无疑问在两款发哥旗舰的游戏表现上,k40g 是实打实的升级了,但也确实不如 870。

游戏耗电数据之前的截图也能看得出,k40g 一小时零九分钟的原神耗电 27%,每分钟耗电不到 20mAh,而 k30u 在 47 分钟时的耗电就已经达到了 26%,折算电池效率后每分钟耗电 23 mAh,虽然锁帧和不锁帧对比有点不公平,但考虑到功耗和容量对于实际体验的升级不小,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当然也希望未来能给拥有散热背夹的用户开放帧数限制,我相信能有更好的体验。

如果觉得锁帧还是有点投机取巧,那么就用日用表现看看这枚芯片的功耗究竟如何吧。

我个人的使用场景一般是早上 8 点左右出门,从坐车到上班都不会用手机,一直到中午饭点才会看看消息,然后回办公室玩会儿游戏;随后到下班开始才会长时间亮屏使用,一直到晚上睡觉。两部手机在这样的使用场景中表现如图。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0)

k30u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1)

k40g

单卡 5G,120hz,后台常驻应用和功能设置完全一致的条件下,使用到弹出关机提示,k40g 轻松超过 6 小时亮屏,其中游戏时间高达四个多小时,而 k30u 在游戏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的情况下勉强达到了五个半小时,而且一上午四小时左右待机会掉 10% 的电。

K40g 的实际表现毫无疑问是优秀的,但 k30u 也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差,至少只有 93% 的电池寿命还开着高刷 5G 能有这么久亮屏对我个人而言是足够的。

Chapter3. 影像

这部分我不想花太多文字篇幅,就请大家直接看图,根据水印分机型。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2)

白天主摄自动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3)

白天超广角自动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4)

室内主摄自动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5)

室内主摄暗光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6)

夜景主摄自动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7)

k30u 长焦微距,k40g 普通微距

参数和镜头配置上 k30u 是毫无疑问的领先,实际表现也确实如此,解析力完胜,色彩相对贴合实际。k40g 只有在部分情况下的颜色会稍微好看一些,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偏冷,光线不足的场景下更加离谱。不过整体表现还算尚可,尤其是夜景和 k30u 不相上下。不过也只有主摄勉强及格,微距和广角因为硬件素质实在太差,糊的根本没法看。

Chapter4. 综合体验

系统我是肯定不愿意讲的,什么 bug 啊掉帧啊,我说我没碰到你说你天天断流他说他一天重启十几遍,究竟怎么回事我只能说因人而异,毕竟环境和使用方式的不同都会导致结果的不同。我唯一非常想吐槽的就是没有适配全局 120hz 的应用确实太蛋疼,还有旋转动画也做得毫无疑问的烂,还经常卡 bug 动画都不见了,这个毛病几乎覆盖了所有的机器,我是真忍不住想问问都快一年了怎么还没整明白。

其他方面比较重要的是屏幕上的区别,k40g 是国产柔性类钻,k30u 是三星刚性钻排,整体素质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肯定还是后者更好,k40g 这块屏幕不光是我手里的,三家直营店的样机也是一样的边框发红还嵌着一圈绿,深色模式会好一些,但是也无法避免灰色背景非常抹布的情况,好在屏幕色彩到位,也能卡 dc 和 120hz 共存,实际体验不算差,毕竟我买来是打游戏的,不是整天看酷安加载不出来然后无聊到去微信玩摇一摇的。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8)

K30u 则是除了彩虹纹和大支架这两个硬屏的通病以外符合三星一贯的素质,而且也能卡出防闪烁模式,体验无疑是更好的。

随后是充电,两者虽然功率差的挺多,但是实际表现非常接近,都在一小时内充满,但是 k40g 毕竟是 5065 的电池,且 k30u 折算后也只有 4200 不到的容量,所以这个 67w 相比 33w 的提升还是显而易见的。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19)

左 k40g,右 k30u,大家更喜欢哪种展现方式?

但是亮屏就拉跨了,k30u 就不谈了,情况类似,我就放个 k40g 的: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20)

亮屏电流在 5A 附近,看视频在 3-4A 之间,打游戏一度到了 1A 以下,不过也不至于掉电,温度也始终控制在 45 度以下,我只能说这游戏版调度保守的可怕。

最后说说一些小细节

(1)马达:k40g 是 x 轴,震感就比 k40 强了一点点点点,完全不如 k30u 的 z 轴,但是在安静的情况下 k30u 这个马达声音太难听,沉闷的可怕,而且振动的时候就感觉有东西在机器里面敲屏幕一样,导致打字的体验非常奇怪,里面外面搁这对着敲,就离谱。不过虽然他很奇怪,可我就是喜欢震感强的马达。

(2)扬声器:别说了,k30u 这个直接抬走,我头一次见听筒扬声器听感比底部好的,还好了不止一点点,这就让这机子的声场变得非常奇怪,很是难听。K40g 就好太多了,在手机扬声器肯定算优秀的,而且出音孔位置对称,听感更加的舒适。不过虽然号称游戏版,但和 k30u 一样没有 3.5mm 耳机孔,也没有配套一个横向的转接口,这明明一点也不游戏。

(3)NFC:NFC 红外两台手机都有,我单独拿出来说主要还是 k40g 这个 nfc 模块是升级版的,我本身没折腾过加密卡,只知道以前的手机都没办法直接读取并复制我家的门禁和公司的电梯卡,但是 k40g 这次就能做到直接复制并正常使用了,这点要给大大的好评。

(4)信号:这块我因为没有经历过什么极端场景,况且各大运营商的覆盖也完全不同,我只能说同样是联通卡 k30u 要比 iPhone 强,那么升级过的 1200 只能更好不能更差吧(我的 k40g 插的电信卡,懒得换了)。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21)

iPhone 就是逊啦

(5)肩键:k40g 的肩键本身其实是不好用的,对手指不长的我来说很难按得舒服,我之前的动态也有说过,但是官方的边框壳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不过经过这半个月的使用,我并不觉得这个肩键承担了多少作用,随着甘雨信赖刷满、晶核数量逐渐上升,我渐渐不会去打开这两个东西了,我现在对他的期待更多的是拓展其他用途,否则仅仅对于游戏而言,如果是可以修改键位,我会更倾向于使用分体式的外置肩键,手感和键程都会更加优秀。希望未来能有诸如暂停音乐、切歌、拍照、截图之类的功能吧。

(6)呼吸灯:两个都有,一个顶部一个背部,好文明,k40g 背部的搭配 aod 也更实用,虽然原本是当作光污染增强手机的游戏属性的,但作为通知呼吸灯明显更有价值。

Chapter5. 总结

总算是水的差不多了,看完上面的内容大家大概就能理解为什么我起这么个标题了。发哥 1200 虽然相比 1000 各方面都有提升,但是说实在的发热问题也确实存在,为了压热量一向调度激进的小米也不得不使出了锁帧这样的手段。从手机本身来说,尽管不是正统迭代产品,但是冰冰用 “可以日用的游戏手机” 改变了一部分人对 MIUI MTK 这套组合的看法,虽然还是发热,但是散热更好续航更好,且因为调度策略的改变,至少保证了稳定性和流畅度,就比如王者荣耀,排位稳定 90 帧电池温度还在 40 度以下着实是不错的表现了。

k40增强版没有3.5耳机孔吗,游戏也尚未满——K40游戏增强版体验报告(22)

全特效 90 帧王者荣耀表现

但是这样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当大家发现 k40g 的游戏属性除了肩键甚至不如 k40 的情况下,就会更多的考虑其日用属性,这也是为什么我要搬出 k30u 的原因:如果作为一个轻度游戏用户,发哥的两款旗舰芯片本身是否能完美地胜任日用?我体验下来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单纯的作为日用机来看待,一个拥有更好的续航、充电、外放等,另一个拥有更好的拍照和屏幕,以及仍然被一小部分人喜爱的真全面屏。性能上的差距也很直观的体现在了价格上,不过我特指二手。

如果抛开系统体验来看待这两款手机,在我对肩键逐渐退烧的情况下,开始慢慢觉得或许 k30u 更适合我,但是毕竟我是原神玩家,所以最后还是会放弃 k30u,将他送回某人的垃圾桶。这就是需求带来的选择,所以我相信不玩原神,又希望能拥有高刷真全面屏的消费者在海鲜市场用不到 1500 的价格购买到这样一台手机是非常值得的,尤其是系统目前稳定性还尚可,稳定版下的 k30u 我个人真的感觉不至于被一路狂喷。

你让我快跑?我觉得没必要。

然后单独总结一下 k40g,这手机确实非常独特,亮眼的设计,均衡的硬件,拥有 5065 的大电池和肩键却做到了传统手机的三围,剑走偏锋却强大的散热也让真正的游戏玩家有办法发挥这台手机的性能(挂散热背夹),少数的遗憾也只有锁帧以及屏幕、拍照有些不尽如人意,不过这也是为了避免和几乎同价的 k40 产生冲突。但说句实在话,作为主力机,我建议要好好斟酌这块屏幕和握持感是否能被你接受,毕竟我说的永远是我的体验,我能接受不代表所有人都能接受,一切要以自己需求为准,更何况没多少人愿意随身带个散热背夹出门玩游戏。

还有一个令人迷惑但是非常符合我看法的点就是这台机器身上大部分为了增强游戏属性的设计最终都增强了日用体验,比如呼吸灯、扬声器、大电池、保守的调度等等,甚至以后肩键安排了更多功能就更是如此了,我仿佛看到了冰冰想把发哥芯片手机偷偷带回日用机的阴谋。

写在最后:

其实想说的还很多很多,而且也不想把 k30u 夸得太过,毕竟小毛病和发热确实存在,只是我个人可以接受罢了。包括 k40g,他的缺点能否被接受也是看每个人自己,这些东西牵扯到太多了,我并不愿意在测评文章里过多讨论这些,所以也希望大家能体谅一下,尽量不在评论区发表过激言论,我相信愿意看到这里的酷友都有十足的耐心,也足够的客观。

我一般在对比测评中选择的手机一定都是各有优劣,且是拥有足够的关联性和话题性的,不会一棒子打 x 一个去吹捧另一个,而且一切数据只是根据个人使用体验,尽可能地做到控制变量,可以参考,但请不要深究,希望各位严格的酷友放我一条生路。

最后的最后,请容我暂时喊一句:小米 MTK,YES!

为什么不是 MIUI?这你还要问的嘛?

  • 文章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酷安立场



,
软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