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软件下载

媒体声音开着也没声音(为何网上的怨言声音这么大)

首页教程媒体声音开着也没声音更新时间:2023-05-16 09:37:05

媒体声音开着也没声音,为何网上的怨言声音这么大(1)

你发现没有,现在互联网上充满了一股质疑和抱怨之声。

这周发布的进出口贸易数据。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值9.8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5.65万亿元,同比增长8.4%;进口4.24万亿元,同比增长0.2%,网上评论充斥着很多质疑的声音。

主流媒体发表正能量新闻,却被认为是灌输鸡汤,说什么鸡汤喝多了会反胃。

比如一篇短文: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

这有错吗?字面意思理解没错啊。

本来是鼓励大家勤劳工作,不惧艰辛,日子越过越好的正能量新闻。

却遭到了许多人的冷嘲热讽甚至吐槽挖苦。

有什么新政策实施,很多人不但质疑,而且甚至是唱反调,网上充斥着一股“总有人想害朕”的思想。

媒体声音开着也没声音,为何网上的怨言声音这么大(2)

比如,最近一年,国家一再降低个人中长期贷款利率,放开限购,就是为了鼓励大家投资和消费,降低借贷成本,刺激经济发展。结果却是很多人选择了观望,将钱存进了银行,甚至有些人提前预约还房贷。

医保改革是为了缓解医保资金不足,结果却是在网上引起了一片质疑之声。

放开生育限制是为了鼓励生育,优化人口结构,结果人口不升反降,很多人质疑是为了维持人口红利,对此表示怀疑和否定。

作为中国人,我相信大家都爱自己的国家,大家都明白有国才有家,都希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有朝一日能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过上幸福的日子。近代饱受凌辱的历史让大家很明白,只有国家变得富强,人民才会过上想要的生活。

媒体声音开着也没声音,为何网上的怨言声音这么大(3)

那为什么网上不和谐的抱怨声音那么多呢?

主要还是因为经济问题。

以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利益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每个人随着蛋糕越做越大都能分到的越来越多,那时尽管有很多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但都被掩盖了。如今因经济转型发展速度降低,很多问题都凸显出来了,而且短时间内无法解决,普通民众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

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作岗位不足,就业难度高问题。

目前因美国打压,产业链转移,我们内部制造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很多衣服,玩具等外贸企业和低端企业面临订单不足的问题,为了生存被迫降薪,裁员。导致工作岗位不足,很多人收入变少甚至是失业了,感觉生活压力变大。

另一方面目前我们每年毕业1000多万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因没有与之数量相匹配的中高端工作岗位,一些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媒体声音开着也没声音,为何网上的怨言声音这么大(4)

二、收入分配问题,贫富差距拉开距离。

普通人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作,但扔没有过上想要的生活。但有一部分人不用辛苦工作,却能轻而易举的获得财富和地位,买豪车,住别墅,还在网上高调的炫富。

现在一部分富人,并非自己有能力,而是赶在在风口上或者打擦边球,获得了超乎大家想象的财富,很多有钱人的财富来源并不光明正大,但他们却生活奢侈,大把钱出国消费,把钱撒向了国外。

看到这种情况,换做是谁都无法接受,觉得不公平。

三、实体店经济依旧低迷

最近这些年,因各种因素影响,比如网购,店铺租金高等,实体经济遭受到的严重的打击,导致不少实体店亏本甚至*。

即便是当下全面放开后,因大多数居民的收入水平还比较低,而蔬菜、水果、食用油等生活刚需品价格上涨,居民生活支出成本变高;在经历的三年疫情后,大家口袋里没有多少钱了,所以普遍消费*降低了很多。

导致目前实体店的经济比较低迷。

媒体声音开着也没声音,为何网上的怨言声音这么大(5)

四、提前消费问题。

很多年轻人掏空了6个人的钱包,首付买了房,还要背负30年的房贷为银行打工还贷,贷款100万,连本带息要还近200万。

在这种情况下,贷款人要用未来20—30年的时间去还房贷,其中压力可想而知。原本的积蓄付了首付,每个月发的工资还要先还房贷。

毕竟钱都给了房子,这种情况下压力和焦虑可想而知。这样的生活谁会高兴的起来呢?

五、生活负担问题。

目前我国是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幼儿园,高中,大学都是需要个人自费,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压力还是有点大的。

另外很多农村人和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比较低,也只能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经济发展了这么多年,原以为大家整日辛苦劳作,会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可相应的福利保障却没有跟上,原因是现在地方财政,企业,个人都没有钱,几十年的发展,钱哪里去了呢?

人压力大了之后,总要找个地方宣泄情绪,在网上发发牢*,抱怨一下,也是情有可原的,不用动不动就扣上网特,1450之类的。

,
软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