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软件下载

怎样维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要做到这四点)

首页教程怎样维持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新时间:2023-05-16 19:51:39

来源:教师报 作者:刘波文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这些年的语文教学,使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亲其师则乐其教,乐其教则学而优。”学生喜欢的老师,有的有着精湛有效的课堂教学艺术,有的有着恰当合理的批评教育方式,有的有着科学严谨的教育管理风格,有的有着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和教学个性……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总是钟情于这样的师生群体。
  

师生关系和谐,师生间的双边活动就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就能保证学生愉悦地接受并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就能保证教学活动有效进行。如果学生对教师有抵触情绪,上课听不进去,对老师“望而生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能成为空谈。即使教师靠加大作业量、延长学习时间等方式“逼”出来一些分数,那也只是短期行为,只能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厌倦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本,建立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教育需要的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捧出一颗真心,学会与学生交心  

面对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尤其在他们没有犯错误的情况下,教师大可不必摆出一副“师道尊严不可侵犯”的架势,让学生避而远之。这样,不利于沟通,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承担失败的悲伤,一起探究战胜挫折的办法。每过一段时间,教师可把自己的心绪整理成诗篇读给学生听;利用课间调查一个星期来学生上课的情绪;在学生犯错时,用写作的方式代替检讨书,用写评语的方式代替平常的训话……这些交流,要流露出自己的真诚,留给学生亲切和蔼的一面,学生才愿意对老师倾诉衷肠,有什么问题才会找老师解决。而在这个过程里,教师就像学校的形象大使,使学生爱上学校,师生关系和谐了,校园也就和谐了。
  

献出一颗童心,与学生享受课里课外  

老师与学生上课前、放学后的交流,是培养师生感情的最佳时机,又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每天上课前,教师不妨与学生聊聊天、分享美味、做做游戏、探讨时事话题,跟他们笑一笑、比一比、聊一聊、辩一辩,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快乐自己,愉悦学生,让学生在阳光下成长,让学生带着快乐爱上校园,带着愉快的情绪走进课堂。
  

付出一颗公心,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有民主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有别于无组织无纪律的吵吵闹闹,它是围绕语文话题进行思想和语言的碰撞。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质疑问难、交流信息时,教师要给每个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而不是只给个别学生搭建舞台。只有这样,学生才不会对老师产生偏见,课堂气氛才能和谐,民主之花才能开遍课堂。
  

多一点耐心,用期待的目光看学生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有些学生由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心理上的问题,如孤僻不合群、无组织无纪律、自卑和自信心不足,等等。这种种问题促使我们用不同的方式,将情感和理智统一,爱而有方、严而有度、严而有爱、严而有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