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软件下载

嬴牟是什么意思(强势生存)

首页教程嬴牟是什么意思更新时间:2023-05-17 09:13:21

秦国之名,如雷贯耳,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封建君主制帝国。但大家对于秦部族起源及嬴秦的发展历程却不一定熟悉,秦部族起源说,史学界主要有两种说法:西戎说和东夷说。由于秦部族是一个从马背上发展起来的国家,他的先祖们都擅长养马、驾车,从夏、商、周以来,世代替王室打理马政,抗击戎狄,秦部族也因此得以发迹,所以后世认为秦人出自西戎是理所当然的。但近代史学家们根据考古及古文献认为嬴秦部族起源于东夷,它从东到西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直到商周之际才正式在西垂扎根。

嬴牟是什么意思,强势生存(1)

上古时期,东夷地区活跃着许多不同的部族,其中有一支嬴族,影响力较大。那么这支嬴族又是什么来历?它是如何产生的?这不得不提少昊氏(少皞)。相关少昊氏部族古籍中记载较多,《史记·鲁世家》载:“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也就是说,鲁国(山东曲阜)即为少昊之墟。《山海经》也有“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的记载。司马贞《史记索引》注:“《左传》郯国少昊之后,而嬴姓盖其族,则秦、赵宜祖少昊氏。”是说郯国(今山东郯城县)跟秦国、赵国一样,都是嬴姓,出自少昊之后。嬴姓是上古八姓之一,之后又分裂出十四氏,称为“嬴姓十四氏”,秦氏是其中之一。这些嬴姓之国几乎都在山东、江淮一带,如江、黄、修鱼等,后来又分裂出许多嬴姓之国,比如养国、樊国等等,都在江淮流域,故嬴秦之国最初当也在山东、江淮地区。

那么嬴秦氏族又是如何产生且根植于少昊之地的?这又不得不提伯益(大费,因居费地而得名)。《史记·秦本纪》记载,女脩误吞了个鸟蛋,生了个儿子大业,大业娶了少典部落女子女华,生下伯益,后来伯益辅助大禹治水,获得成功,被舜赐姓嬴,实际上是封到嬴秦之地,伯益可以说是嬴秦部落的大族长,嬴秦自此始。也就是说,嬴秦的始祖是伯益,远祖是少昊。

嬴牟是什么意思,强势生存(2)

那么嬴秦的初始位置在哪?少昊之墟即属于泰山地区,有说法认为嬴秦氏族发源于泰山地区,而且“泰”和“秦”从字源上分析也有一定渊源。“秦”是个象形字,上面是“两只手”,下面是“两棵麦穗”,表示多,《说文解字》说:“(秦)地宜禾。”可见早期秦地是因“宜禾多麦”而得名。“秦”的甲骨文主要有两种写法,但上面两只手和下面两棵麦穗不变,只是上部双手中间的农具略有变化,一个是“梿枷”,一个是“木杵”,这是捣麦穗使其脱粒的方式不同所致。梿枷和木杵,都是手工脱粒工具,不同的是,前者需要在晒场上拍打,后者需要在石臼里舂捣。根据“秦”字结构,既可以一窥早期秦人擅长种麦,发明脱粒技术,又从侧面反映出秦人喜获丰收、富足安康的景象。由此我们想到了另一个跟“秦”有关的字——泰,“泰”不见甲骨文,我们对“泰”字的认识多源于高处可避水患而获平安。古时山东地区多水患,人们以迁山而居来远避水患,后引申到平安可靠,成语泰然自若、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等都是这么来的。但其实“泰”字还有另一层意义,那就是“大而丰”。《尔雅》说:“西风谓之泰风。”下有注:“西风成物,物丰泰也。”物产丰饶,粮食充足(秦)即为泰,丰泰。《路史》中有注:“嬴,盈也,庶物盈美而以为封,即泰山嬴县。”盈,多而丰,这也似乎隐含着“秦”与“泰”之间的内在联系。还有一种说法,山东有莱夷,后来与姜太公争齐都营丘的莱国就是以莱夷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民风强捍。“来”的甲骨文是“麦穗”的象形,据说“来”是外来物种,莱夷大地适合种植“来”,因而得名。那么“来”是不是跟“秦”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嬴牟是什么意思,强势生存(3)

秦的甲骨文

山东莱芜,古时即为莱夷地区,有学者认为古莱芜嬴水流域就是嬴秦的发源地,事实上“嬴”就是莱芜的古称,另外还有一古称:牟,即嬴牟。“牟”也是一个古族名,西周有牟国,就在莱芜境内。莱芜有嬴城遗址,在嬴水之滨,春秋齐国有嬴邑,《左传·桓公三年》载:“公会齐侯于嬴。” 即为此地,也就是上面所说的“泰山嬴县”,具体位置在今山东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城子县村,汉时有嬴县。但山东地区在古籍中还有一个嬴地,《左传·庄公三十一年》载:“秋,筑台于秦。”杜预注:“东平范县西北有秦亭。”即今河南范县与山东东平县一带。此嬴地可能跟嬴秦部族商代时西迁有关,卜辞中有作为国名的“秦”,说明商代有秦国,如“戊戌卜,宾,贞:乎取……秦。”、“……贞:于岳秦。”从卜辞来看,商代秦国臣服于商,刘光华《嬴秦族及其西迁、建国》中认为卜辞中的秦即为山东之嬴秦,认为就是伯益始封之地。不管如何,从夏初时期的莱芜到商代东平、范县,或可一窥嬴秦氏族人开枝散叶一路向中原扩展的活动轨迹。

嬴牟是什么意思,强势生存(4)

那么嬴秦部族又是何时来到陕甘地区的?为何从周朝建立后,山东嬴秦族人除了留下的古嬴这个地名踪迹全无?好像集体蒸发了一样。开头提到伯益是嬴秦的始祖,太史公说,大费(伯益)生两子,长子大廉,次子若木,若木就是后来徐国的始封君。若木有玄孙叫费昌,费昌的后代有的住在中原,有的住在夷狄。这说明嬴秦部族是从费昌以后开始才逐步有了迁徙的迹象,而且分为两支,两个方向,一支西进中原,一支则往东北方向去的,此时的嬴秦部族已经被分裂成三支,其中一支仍留在当地(据说周公东征后为便于管理将他们迁到西部与嬴秦族人合并)。费昌时已经到了夏朝末年,费昌见夏桀无道,看准形势投奔了商汤,后助商汤灭夏。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费昌一支有功于商,嬴秦一脉悉数显贵,包括大廉的后代。大廉后代中有个叫中衍的,擅长驾车,得到了商王的重用,此后世代辅佐殷室。

嬴秦部族真正立足于西垂之地是从中衍的玄孙中潏(yù)开始的。商王令他住在西部戎族地区,替王室守卫西疆,从此,嬴秦氏有了“西垂大夫”的称号。嬴秦部族忠于商王朝,又是镇守西部的门神,这跟当时同在西部的周部族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后来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的过程中*了中潏的孙子恶来,又设法使恶来的父亲蜚廉归顺。《史记·秦本纪》载,当时因为蜚廉受商纣王的差使去了北方,故而未能参与武王伐纣的过程,等他办完差事回来向纣王复命,商朝已经亡了,没法阳告,他只好按当时的风俗筑起祭坛向纣王“阴告”,嬴秦部族对商王朝的忠心可见一斑。那么结果如何?史书的记载开始玄幻,蜚廉在祭祀时突然凭空降下一口石棺,上有刻字: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意思是上天命令你不得参与殷乱,赐你石棺,助你官升,以光耀你的族氏。很显然,这是周部族设下的诡计,意在劝降。说白了就是现在商朝已经不复存在,天下诸侯臣服大周,识时务者为俊杰,为了你身后的庞大家族,为了这个家族千千万万的子民免遭涂炭,只要你归顺大周,在大周的羽翼下,你嬴秦氏将能继续得到光耀。其实是恩威并重连哄带吓的一种手段。

嬴牟是什么意思,强势生存(5)

在嬴秦部族生死存亡的关健时刻,蜚廉摈弃*子之仇,一切从长远出发,审时度势,思虑再三,最后归顺,扭转了嬴秦部族的命运。嬴秦部族归顺周朝后,继续屡行戍守西戎的大任。蜚廉的儿子恶来虽然死了,但他的儿子已经出世,几代后,传到非子,非子是开创秦国大业的奠基人。非子擅长养马,周孝王听说后令他在汧渭地区养马,得到了周王室的格外关照,周孝王还出面促成了他的嫡子地位(非子为庶出),正式赐封到秦(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与同在西部的申国一起成为西周时期西戎部族的最大克星,秦国自此始,史称秦非子。现有秦亭故址,在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东北秦亭铺乡秦子铺村。我们熟悉的秦国就是从这里开始,秦部族白手起家,从方块大的地皮上滚爬摸打,通过数百年的强势生存,无数精英的铁腕经营,终成版图辽阔的大秦帝国。

文/堰风

,
软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