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软件下载

漂流瓶需要取消吗(始于好奇)

首页教程漂流瓶需要取消吗更新时间:2023-05-21 22:20:01

来源 / 证券时报网

漂流瓶是最能体现张小龙产品思维的功能之一,它洞察人性,满足用户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更像是一种匿名社交,你永远不知道你扔出去的漂流瓶,暗藏的心事到底说给谁听。这应该是不少80后90后用户共同的回忆:收获来自陌生人“淡如水”的友谊,而“捞瓶子”也充满了未知的兴奋。

漂流瓶最开始是QQ邮箱2010年上线的一个小应用,随后将此功能延伸至微信上,正如凯文·凯利《失控》中所说:应用放上去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会与海量用户互动,最后会形成什么样的互动结果和群体效应是我们不能控制的。

如今的漂流瓶正朝着失控的局面在发展,还被打上了“色情”标签。近日腾讯正式宣布新规,微信漂流瓶功能被暂时关闭,同时下线的还有QQ邮箱漂流瓶功能业务。

腾讯关闭漂流瓶功能

微信官方近日宣布暂停漂流瓶功能相关服务。

公告称,下线的原因主要是有用户利用漂流瓶发布色情信息,严重触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微信对此始终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一直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平台规则进行坚决打击,限制违规账号功能使用乃至封停严重违规账号。

经用户投诉与媒体报道,仍然存在用户利用漂流瓶等功能发布色情内容或色情招嫖广告的情况,对此,微信团队进行了专项清理,并将暂时下线微信漂流瓶和QQ邮箱漂流瓶相关服务。

漂流瓶需要取消吗,始于好奇(1)

时报君今日打开微信发现界面,漂流瓶服务功能页面显示还在,也依然能够“扔瓶子”,但是再也捡不到任何“瓶子”。

漂流瓶需要取消吗,始于好奇(2)

漂流瓶需要取消吗,始于好奇(3)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微信漂流瓶还是QQ漂流瓶服务功能,对外表述都只是暂停,而非永久关闭,是否会等到产品整改完重新上线,腾讯微信团队在接受时报君采访时表示,暂时还不确定,一方面公司在自查,一方面也还在跟监管部门沟通当中。

此外,微信团队相关工作人员也向时报君提供了一组数据:截至目前,微信安全团队共计对810多个涉黄微信群进行限制处理,并对3500多个微信账号进行限制功能使用或限制登录等阶梯式处罚。

漂流瓶需要取消吗,始于好奇(4)

(部分被处理微信账号示例)

漂流瓶功能最早出现在QQ邮箱上,产品功能很简单:写一段自己想说的话,然后匿名发送给一个陌生人,等待对方的回应。这只是QQ邮箱的一个附加功能,但正是这样一个看似没用的功能,为当年QQ邮箱积攒大量用户立下了汗马功劳。据此前媒体报道称,漂流瓶上线3天,用户量就突破了100万,半年后达到了1000万,并让QQ邮箱突破了1亿的活跃用户。对于漂流瓶带来的收获,张小龙坦言,这并不是他们预料的结果,在饭否中他写道:漂流瓶让我体会到群体的伟大,它的行为模式在我们的预想之外,我们自己也无法完全理解,如果非要分析,倾诉和期待回应(交友)还是第一位的。

随后漂流瓶这一功能被移植到微信。为了能够吸引用户以及增加趣味性,张小龙陆续在微信上添加了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这些极具创新的想法确实使微信用户量剧增,但同时也带来另外一个问题:成为色情信息传播的窗口。

漂流瓶、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匿名社交成为色情广告暗道

中国青年报此前报道,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漂流瓶”匿名社交功能传播色情内容,非法收取费用,已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

以微信“漂流瓶”为例,按照规则,每个微信号每天有20次“捡瓶子”的机会,捡到瓶子的几率不超过五成,大约每20次能捡到5~8个瓶子。

有媒体记者做了个测试,使用男性性别微信号,连续4天一共捡了25个瓶子,其中有7个瓶子中包含色情信息,通过扫码入群,违规商户鼓励群友拉好友入群“免费看片”,为传播带来了裂变效果。同时,这些群也会提供付费色情影片。群人数规模扩大时,还会变成“在线赌博”群,用于非法经营。

“漂流瓶”初衷是为了交友,何以逐渐异化成了违法广告的发布渠道之一?甚至不少中介公司定期招聘兼职“广告宣传语”,其工作就是每天晚上用手机在微信发“漂流瓶”,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其匿名社交方式。设想一下,倘若是熟人社交,进群后会公开发布违规信息吗?即使发布了也会第一时间被踢出群,若私下点对点发送还会构成*扰,甚至会被实名举报。而利用“漂流瓶”发送,有点类似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通过这种方式发布违法广告、色情信息,对于发布者来说受罚程度较小,也不会被熟人所知,大大降低了违法广告发送者的道德压力和违法成本。

“漂流瓶”功能的异化,也给色情等违法信息的流出打开了一条暗道,并因此遭到网友诟病。

漂流瓶需要取消吗,始于好奇(5)

漂流瓶需要取消吗,始于好奇(6)

但事实上,具有匿名社交的不止是“漂流瓶”,微信以及QQ都上线了附近的人、摇一摇这一功能,同样被色情沾染。

漂流瓶需要取消吗,始于好奇(7)

对此,微信团队向时报君表示,其实关于附近的人、摇一摇等功能涉嫌违规问题,公司内部一直都在处理,包括系统清理和举报。产品的功能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但是防不胜防,总有不法分子会钻空子做一些违法的事情。

当产品不再是初衷的模样,就像朋友之间经常戏谑对方的那句“漂流瓶见吧”,很可能是再也不见了。

,
软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