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软件下载

三人打仗小游戏(尘封的童趣)

首页教程三人打仗小游戏更新时间:2023-06-13 21:56:26

骑马打仗

小孩本性就天真好动,极善于模仿。尤其是看了古代你争我斗,你征我战的骑马打仗的小人书或古装戏曲后,就容易萌发了一种效仿心理,于是就学着古代骑马打仗、轮枪,施棒的样子,玩起了骑马打仗的游戏。没有“马”怎么办,就用人代替。代替“马”的形式有三种。

三人打仗小游戏,尘封的童趣(1)

一种是有两个小朋友面对面的站定,分别用自己的两只手,右手先攥住自己左手的手腕,然后再用自己的左手攥住另一个小朋友的右手的手腕,这样四只手形成了一个正方形的平面,然后让从事作战的“将士”,两条腿分别插入充当马的小朋友胳臂当中,腿裆骑在四只手搭结成的平面上,这时两个小朋友用力抬起“将士”,使两脚离地。和另外一个同样的组合的三个小朋友去你推我搡,你拉我拽,形同打仗,直到哪方把对方的”将士”从骑着的四只手上拽下来,两脚一落地,即为战败,休息一会再重新开战。此种游戏是三人集体项目,需要三人密切配合和足够的力气支撑才能战胜。主要是锻炼小朋友们集体主义思想,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顽强精神和健壮的体魄。该游戏边喊边闹,斗智斗勇,有趣味,有争劲,快乐无穷。

第二种是两人游戏。即一个人充当“马”,一个人充当“战士”。充当“战士”的骑在充当“马”的人的脖子上,被当“马”的人托起,同时当马的人用双手抱住当“战士”的人的两条腿,把腿抱在自己的怀里。一般都是个子大又身体强壮的小朋友当“马”,弱小的小孩充当“战士”,然后你来我往,你拉我拽,只要一方把另一方拉下“马”来,其四肢及身体任何部位落地为战败。这种游戏,因为是人骑人上, 坐的比较高,所以玩起来有一定的危险性,如一不小心有时会摔伤身体,因而玩第一种和第三种的较多,玩第二种的较少。

第三种也是三人游戏,其中,二人合作充当“马”。即一个小朋友前边直立,另一个小朋友曲腿弯腰,双手抱住前面直立小朋友的双肩,使二人身体成为一个“h”型,然后,当“战士”的小朋友骑在弯腰小朋友的背上(玩法同上)。

摔 杠 子

“摔杠子”这项活动比较适应女孩玩耍,是一种轻巧、细心,有耐心地游戏,旨在锻炼小女孩,心灵手巧,谨慎细心之功力。

三人打仗小游戏,尘封的童趣(2)

游戏玩法是:每个小女孩拿一把用竹蓖条或细树枝截成的,十公分左右的竹棍或树枝棍,攥在手中,用力向地面上摔去,这样一摔,竹蓖棍或树枝棍就会一片散沙的摊在地面上,这时就由摔棍的小朋友先从地面上散落的谁也不挨谁的小竹、木棍一根一根的拾起,当拾完散落在各处互不相挨的竹、木棍后,剩下的全是一些互相积压,有牵连的竹、木棍了,就在这时候,也是锻炼小朋友心灵手巧耐心细心的好时候。小朋友用手拿起另外一根小竹、木棍,选准地面上堆压在最上边的,和其它棍挨靠较少的小竹、木棍,用手中准备好的小棍,轻轻地、猛地往上一挑,把所要挑的小竹、木棍,挑到一边的空地上用手捡起来,这样依次往返,直到对方小朋友看到,在挑棍时凡挨连在一块或下边的另一根竹、木棍动弹了,即为拾棍结束,由第二个小朋友摔棍捡棍,最后看谁捡的木棍多谁为赢。

蹾“地印儿”

蹾“地印儿”跟现在的投梭标游戏有些相似,不过蹾“地印儿”是向下蹾,把“梭标” 蹾在地上,不是平着投标而已。

蹾“地印儿”的工具,开始是用“割脚刀”即削脚刀,修脚用的刀子。如图:

三人打仗小游戏,尘封的童趣(3)

刃部略宽尖斜。后来为了用着更方便、好用,改成用六号或八号铁丝,截一小节,把铁丝的一头锤扁,磨成红缨枪头形,并开出锋刃。

玩法:两个小朋友一组,进行比赛较量。先由一个小朋友用刀尖向地上用力一蹾,蹾完后刀不倒,拔刀接着向前方再蹾第二刀,如果照样蹾住不倒,然后从第一刀处,用刀尖到第二刀着地处划一条直线印儿,或曲弯印儿,再同样来第三刀、第四刀等等。但当蹾刀倒地或刀蹾在了巳经划过的线印儿上时,即为失败,换另一个小朋友开始蹾刀。需要说明的是:蹾刀方向不是一直直线向前走,而是圆周方向一刀一刀的,转着圈的向前蹾。两个小朋友在蹾刀划“印儿”时留下的间隙叫“留缝儿”。

第二个小朋友开蹾时,规则和第一个小朋友一样,第二个小朋友下刀处必须在第一个小朋友已蹾印儿的缝隙里去蹾,所以叫“走缝儿”。当第二个小朋友在蹾刀过程中始终没挨着第一个小朋友所划的“印儿”,蹾刀又没倒地时,继续以同样的圆周方向向前蹾刀划“印儿”,如果蹾的超越出了第一个小朋友所蹾的印儿的一个圈以上,还没有犯规或失败,这时就由被动的“走缝儿”变成了主动“留缝儿”了,实现了难度转换。让第一个小朋友再蹾刀走印儿时,走自已给其留下的“缝儿”,这样两个小朋友在互相“留缝儿”,“走缝儿”的交替中进行,谁蹾的“刀印儿”领先,谁为赢,但切记谁蹾的刀和所划的“印儿”也不能挨着地上已划上的“印儿”,否则算失败。玩后留下的“印儿”图是这样的,如图所示:

三人打仗小游戏,尘封的童趣(4)

蹾“印儿”时,每刀与每刀的距离可以不等,所留“印儿”的宽窄也可不等,圆的形状也可很不规则,因刀蹾下去都没有什么准确性。总之,游戏的规则用一句成语“见缝插针”来形容,到是恰如其分。上图中从箭头处就是第二个小朋友开始由被动“走缝儿”变成了为第一个小朋友“留缝儿”了,即变被动为主动。

此游戏的要领是,该游戏始终是在争主动和反争主动的争斗中进行。其技巧是当你变为“留缝儿”主动时,尽量在刀蹾不住“印儿”的情况下,把刀蹾的离“印儿”近点,给“走缝儿”的小朋友留下一些悬念,增加一些困难,使自己始终保持“印儿”领先的主动地位,不让其反超。

打 手 背

“打手背”是男女青少年都能开展的一项斗智斗勇娱乐活动,意在培养锻炼青少年男女机智、果敢、敏捷、灵活的大脑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人打仗小游戏,尘封的童趣(5)

“打手背”是两个人开展的对抗性活动,其对抗方法是:两个人对面而立,间距以双方能互握住双手而宜。当两人对面站立好后,先由一人手心向下,胳膊平直稍向下倾,伸出一只手背。另一个小朋友手心向上,与以上小朋友相反方向平直伸出一只手,二人形成手心摸心手之势。这时开始由手心向上的小朋友猛翻手,用力拍打手心向下小朋友的手背。被打者应靠第一反应迅速躲过,如打的上,继续打,如拍打落空,被被打者安全躲过,那么两人交换手势,原来的被打者变成击打者,原来的击打者变成被击打者。这样,有时反映不机敏的小朋友,其手背经常被击打的红红的。这种游戏很刺激、有乐趣而无危险。

其技巧是,两个小朋友在击打手背时,击打者的双手一抖一抖的,做出要翻手去击打对方的样子,以虚张声势,试探对方是否躲闪,另一个小朋友赶紧往回撤手,以其躲避被打着。这样斗来斗去,一旦抓住机会,击打者猛翻手腕,劲打手背,如打着发出啪的一声响即为打着。有时没有打正响声很小,只要挨着对方的手背了即为成功。如果打者没有打着,也没挨着被打者的手背,即为失败,二者交换打击权。

这种游戏的优点是随时随地即可开展,不受任何条件和环境限制。

蹦 罗 锅

“蹦罗锅”就是一群小朋友聚在一块,搞一搞跳跃比赛。办法是:首先采用猜拳:“锤头、剪子、布”的办法先分出一、二、三、四……号确定顺序,排在最后一名的为罗锅底。这个人就站在离小朋友们有一段距离的位置充当跳高用的 “横杆”。其做法是,当罗锅底的小朋友,第一步先两腿竖直弯下腰、低下头,用自已的双手扶住脚面,让其它小朋友们分别用双手按住自己的背,往自己身上蹦过去,如果过去了,再来第二次。第二次向上长一截。第二步是当罗锅底的小朋友用双手扶住膝盖弯下腰,继续让小朋友们按自己背从自己身上蹦过去,如果都过去了,再来第三次,再向上长一截。第三次是当罗锅底的小朋友双手叉腰低下头,让其它小朋友双手按肩蹦一次,如果又都过了,再长一次。第四次是当罗锅底小朋友低头直立,让小朋友们再双手按脖子蹦一次,如果全又都蹦过去了,那么没人替换当罗锅底的人,原罗锅底的小朋友还继续当底。需要说明的是,在这几个过程中,只要有一个小朋友蹦不过去,就算是罗锅底的替身,这样反复更替,反复跳越其乐无穷,锻炼骨骼强健肢体。

撞拐(戳拐)

“撞拐”男女小朋友均可进行,只要两个人以上,就可开展此活动。办法很简单,就是小朋友分别把左腿向内上弯曲,用右手抱住脚面部,形成单腿直立,单腿一蹦一蹦的用抱着那条腿的膝盖去撞另一个小朋友用手抱住脚的那条向上弯曲的腿,如果双方有一方弯曲的腿被撞落地,或被撞倒下,即为输掉。撞拐时双方可以采用直撞,就是腿膝盖顶撞腿膝盖,或用曲腿往下压,或往上挑等等的办法技巧,千方百计的,让对方的手放开脚,把腿撞落在地,以战胜对方。

三人打仗小游戏,尘封的童趣(6)

跳 房

“跳房”,就是在地上画出

三人打仗小游戏,尘封的童趣(7)

型格子,每个格的大小以每个格约半平方米为宜,然后两个小朋友每人手拿一块瓦(“瓦”指一些破碎的小瓷片),第一个人先把“瓦”抛在(图中)线印儿左边的最下边第一个空格内,然后单腿蹦进第一个空格,弯腰拾起自己抛出的瓦,还单腿往回蹦出来,反正是在蹦进蹦出的过程中,另一条腿和脚不能接触地,碰地为输。当蹦出房的框后才能两脚站地缓一缓劲。接着再把“瓦”抛向左边往上挨着的第二个空格,还是单腿蹦按照一个格蹦一步的规则到第二个空格内,拾起地上自己抛出的瓦,向相反方向蹦回来,这样依次往上长,长到左边最上面的那个空格后,在抛右边最上边的那个空格,再依次往下蹦,当把所有的八个空格蹦完了,就算有了房,这时“跳房人”可以在任何一方格内划出一个大圆圈,那么这个圈就是自己的“房”。建立了自己的“房”(“房”即房子的意思,可休息的地方)。用途是当再蹦房时单腿蹦累了,就蹦到自己的房内,两条腿立在房内休息一会儿,得以缓息,以利再蹦。

那么怎么算输呢?就是抛“瓦”没抛到所要求抛到的方格内;或所抛的“瓦”压了任何一道线;或是在单腿蹦房时两脚触地;或每个空格内只能蹦进一次,在一个格一个格向上前行的蹦跳中,单脚踩了线,都算输了。更换人次蹦房,直到双方把所有的方格都以“房”的形式割占完了,谁割占的“房”多为总赢者。

捉迷藏(藏猴)

此游戏男女皆宜,大多都在晚上进行。当小朋友们吃过晚饭后,几个小孩集在一块,用“抽轴”或“猜拳”的办法确定一下顺序,输者首先当“叵”,或叫看“叵”。“叵”就是选择一棵树干,看“叵”人,背靠在这棵大树干上,闭上双眼不准睁开偷看。这时其它小朋友就分别跑到附近的黑旮旯处,或柴堆里,或黑屋里及较隐蔽的地方藏起来,等大家都藏好后,看“叵”人问一声,“够”了不,藏猴的人若都回答一声,“够啦”(意思是藏好了),这时看“叵”的人才允许睁开眼睛,开始到处寻找藏猴的人,如在寻找藏猴的人的过程中,抓住一个或用手碰一下藏猴人的身体,即被捉住此,轮为结束。被捉住的人替换看“叵”人。

三人打仗小游戏,尘封的童趣(8)

另外,藏猴的人凡听到“够啦”的声音后,就可出来千方百计与看“叵”的人明着追逐周旋,直到藏猴人用手碰到了充当“叵”的那棵树干,喊声“叵”,看“叵”人就不能再捉人家,可以另选目标去捉,如果所有的藏猴小朋友都出来了,又都摸到了树干喊了“叵”,看“叵”人就算一个也没捉着,该人继续看“叵”,别人继续藏。这样来回反复,藏、找、捉、跑玩耍嬉戏,有的一直玩到深夜。

,
软件推荐